以农为本立业 科技创新惠农
古田新闻网消息(丁湖广)曾信城,1985年生于“中国食用菌之都”凤埔乡凤埔村农家。他自幼受菇陶熏,对菇情友独钟,曾从业银耳生产以及塑料袋加工厂,近3年来在建设“最美乡村,科普先行”中创办绿化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全县首家食用菌料包工厂化生产企业,每年为全乡1500户菇农及时提供标准化料包3600万袋,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同时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厂就业180人,收入360万元,企业也因此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创利130万元,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菇农的好评。2014年5月4日,获团县委、关工委、老科协联合授予“创业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先进个人”表彰,他创办的企业被县科协授予“科普惠农示范基地”、“气象服务农业示范基地”、“青年创业致富种子工种程示范基地”等称号。
抓住商机不放 以农为本立业
凤埔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银耳年栽培量1亿袋,占全县三分之一,栽培品种有毛木耳、黑木耳、茶薪菇、草菇、双胞麻菇、大球盖菇、鸡腿蘑等。近年来还新兴了杏鲍菇、海鲜菇工厂化生产。全乡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户占总户数70%,食用菌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农民食用菌人均收入,占整个总收入的70%。这三个70%的出现,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的紧张,工价上升,水涨船浮,致使食用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由此引发了菇农迫切要求实现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料包,以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
年轻的曾信城掌握了这个商机后,于2010年5月登门咨询食用菌专业老专家,进行“料包工厂化生产可行性论证”。大家一致认为产业发展,料包工厂化生产势在必行,且大有作为,是一个好商机。但料包工厂化生产线,包括锅炉和输气管道及灭菌柜和配套设施等,预算总体投资需要400万元,厂房用地10亩。
面对两个实质性问题,敢不敢投资,有否风险,弄得小曾好几天睡不好,吃不香。终于在有关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认为自己应该树立敢闯精神,看准了商机不可失,一定抓住不放。他采取集资办法,组织农户参与,土地采用合作社方式入股,使资金、土地焦点难题迎刃而解。终于于2010年9月建成了全县首家食用菌料包工厂化生产企业,购置了自动拌料机、装袋机、装包架、装包铲车等现代化设备,建造21个料包蒸气常压高温灭菌柜,一台锅炉送汽,实现一次性可装包菌料包20多万袋的现代化企业。
科技攻关创新 成果惠及菇农
料包工厂化生产是一个新的行业,没有现成模式。料袋是产菇基础物质,菇农要求一定要达到“三均匀,一彻底”,即干料与水分搅拌均匀,主料与辅料混合均匀,装料松紧均匀;料包灭菌要彻底,才保证接种后菌袋成的品率高。
小曾围绕菇农提出的基本要求,深入产区的平沙、西溪、凤埔等重点村调查原有一家一户生产料包的“好”与“坏”,从中总结经验,并请教专家指点,终于研究了一套采用计算机设定培养料配方,拌料采用现代化自走式拌料机,每小时可拌料5吨,加速了拌料速度,又使拌料均匀;同时在拌料场按装水表,控制干料量与水分的比例,使培养料混合搅拌均匀;研究设计了常压蒸汽灭菌柜,通过锅炉送气,并健全检测制度,使灭菌达到彻底。
技术的突破不仅使材料质量达标,而且工效提高1.5倍,成品率达到98%,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每1万袋收取的加工费,比菇农自己制袋的成本可降低500元,约降23%。使菇农得到实惠,很快使全乡原有一家一户制作加工料袋,转向这家企业,很快形成了全乡料包工厂化生产进入食用菌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
曾信城在技术攻关中,获得到新的成果,2013年向国家专利局申报3项专利,其中“食用菌料包工厂化生产线设计“发明专利”,料包蒸气常压高温灭菌柜“和”料包架设计”2项实用型专利,均已获受理证号。
建设最美乡村 科技传播先行
曾信城在科技创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让新技术进一步普及推广。2013年10月29日,他应邀出席在厦门召开的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食用菌分会场交流技术,他的论文《食用菌袋料专业化生产技术研究》被收录《大会论文集》。11月7日,在县关工委举办的“青年科技致富种子工程”成果汇报会上,他作了发言。11月16日他与老专家一起为凤都镇凤都村农函大60名学员培训班上,作了《食用菌料包生产关键技术》经验交流,受到菇农欢迎。
小曾把这些年来的科研成果加以总结,编者了《秀珍菇设施栽培新技术》和《猴头菇、竹荪设施栽培新技术》两部28万字实用科普书籍,于2014年2月先后由国家金盾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受到全国菇农的欢迎。
放飞梦想勤学 扬帆创业稳跟
社会在进步,形势不断发展,尤其在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市场又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我们满足现状,必然会被新形势所淘汰,作为农村青年的曾信城,深感自己学历不足,阅历不长,在创业、守业与紧跟时代脉博深入发展过程,必需努力学习,不断深化理念。因此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
2012年5月3日,他参加了团县委和县老科协联办的“放飞梦想,扬帆创业及YBC培训班”。被列入20对老专家与创业青年“一对一”开展创业科技攻关对象之一。
2013年5月,县老科协推荐他参加了福建省农业技术学院层次班就读,学期为三年,现已完成二个学期了。同年12月18日,参加他由共青团福建省委举办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培训”并获得了证书。
曾信城创办的绿化食用菌公司被县关工委列为“青年致富种子工程示范基地”,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先后3次推荐他参加了宁德市关工委举办的“青年致富种子工程”食用菌技术和经济管理培训班,使他学到了许多生产新技术和企业管理技能。
2013年秋季和2014年夏季,福建省农业厅指派建阳农校老师先后在凤都镇际面村举办2期“新型农民职业技能中等学历培训班”,小曾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不放弃培训的好机会,两期都参加了培训。
曾信城在“以农为本立业,科技创新惠农”上做出积极贡献,先后得到团县委、县关工、科协、老科协的表彰。2013年9月25日,宁德市关工委主任钟雷兴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钟昌华的陪同下深入绿化公司考察,对曾信城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鼓励他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组织上对小曾的这些年来所作的工作表示满意,凤埔乡党委培养他担任法庭人民陪审员,为民为谋的方向去努力工作。领导的关怀,激励着小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努力工作,他决心与广大菇农一起为实现最“美乡村好青年”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