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新闻网 新闻中心 服务三农

桃农郑日德:与村民分享“种桃致富经”

2016-05-20 15:47

  吉巷乡韦端村桃农郑日德种桃26年多来,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坚持,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近年来,他的桃园每年可创收50—6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土豪”农民。但郑日德没有只顾自己致富,而是大方地将“种桃致富经”分享给村民,带动大家共同奔小康。我台“老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的是《桃农郑日德:与村民分享“种桃致富经”》。

  由于郑日德的桃园在海拔七、八百米的山上。我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驱车半小时,然后爬山半小时才来到他的桃园。郑日德正在田里忙着配药,准备给桃树杀虫。他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起来了“种桃经”。他说,桃树管理前三年是关键,把树养好了才能有高产量和好果子。而什么时候治哪种虫、配什么药,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补钙、硼、铁都是有很多讲究的,而这些都是他在多年的种植中探索出来的。

  (同期声)吉巷乡韦端村桃农 郑日德

  种26年了,经验刚开始也就是朋友间互相交流,慢慢研究,慢慢研究,研究得出经验来。

  (同期声)吉巷乡韦端村村民

  有跟他交流,聊你买什么药我买什么药,这次买什么药,或者施肥什么时候,肯定是有收获的。

  现在郑日德管理的300棵桃树,平均每棵年产量都可以达到300—400斤。当问及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舍得倾囊教人时,郑日德憨笑着告诉我们,技术分享后可以帮助大家把桃种好,这样不仅富了同村人,也会吸引更多客商前来购买。

  (同期声)吉巷乡韦端村桃农 郑日德

  当然舍得,大家都是农民,做得辛苦,我也是贫苦出身的人,我经验为什么不去教给别人。如果不教给别人,你桃种得很好,别人种得不好,你也过意不去。(另外)韦端村如果桃子种得好,大家都来买,都不怕卖不掉。

  郑日德告诉我们,12年前,由于一次意外,他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双手,只剩右手三节手指。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劳动。种桃过程中,无论是施肥、杀虫,还是剪枝、疏果,他都坚持自己动手。

  正是这份坚持让郑日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他所种植的“韦端蜜红”也因此在评比中获得晚熟桃优良品系“韦端蜜红”选育研究一等奖。如今,不仅是本村,周边村也有越来越多的果农慕名前来向他取经讨教,郑日德都乐于把自己的种植管理技术与大家一一分享,因为他觉得只有大家都把桃种好了,一起走上致富路了才是最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余凌古田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